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-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-新闻中心

  • 川大汉语课堂:中英文语素比较

    文章来源:朔博国际汉教中心

 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,往往一个音节就是一个字(词),只有极少作为例外的连绵词。我们可以看成是一音一字,一词一字。

  在中国现代汉语中,单音节词变少,更多变成了双音节词。但一音一字,一词一字的规则仍然存在。

  在英语等西方语言中,也存在多音节词、多语素连写的词。尤其是新造的词,更是如此。

  目前,英语的词汇已经突破了100万个,而中国的汉语常用字只有3500个左右。正因为一音一字的规则存在,使得汉字常用字虽然不多,但常用词却数不胜数。

  从这个角度上讲,汉语是比英语好学。

  中英两种语言在语音上都是“拼音”,文字有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之分。但汉语在语法上没有形态变化,这也是因为汉语的语音特点决定的。

  汉语之所以能够一音节表一义,原因之一是汉语语音有声调,大大增加了语义区分手段。汉语中有大量同音语素、同音词,但在具体语境之中能够表示不同意思。

  汉语一音节一义——词义或语素义;一音多义的,在特定语境也是一音一义。英语草创时,就没选择一音节一义的构造法,这是或许就是中国人更聪明的有力证据。

  我们看看方帆老师的一段话:

  美国的小学生一上学要学“拼音”(phonics)。因为英语跟别的西方语种不同,法文、西班牙文、德文甚至俄文等,会读就会写,认识了字母就会读单词。但是,英语认识了字母的发音,却是基本无法把单词读出来。中国人都知道的“别克”小汽车,英文是Buick,中国人“望字母生音”,硬把它音译成了“别克”,其实它的发音应该近似“标威”,没有"w" 这个音符,却要把ui这两个字母发出“威”的音来,打死也不明白。加州的城市圣荷西,英文是San Jose,“J”居然发“H”的音,“E”居然发“A”的音,也是很多学英语的人弄不明白的(因为那是来源于西班牙语的单词)。即使本身是说英语的人,也有不明白的地方,“时间表”的英语是schedule,英国人的发音只有两个音节“雪丢”,可是美国人把这个单词读成“石盖者”,变成三个音节了,在这里,“CH”竟然发“K”的音,英国人打死也搞不懂为什么美国人要这样读。  Phonics就是教小学生看见怎么样的字母排列,应该读成怎么样的音出来,还有很多例外的读音规则之类。没有办法,英语里面引进太多荷兰语,德语,拉丁语,西班牙语和法语的单词,弄得发起音来完全不遵从英语本身的读音规则了。

  其实汉语也有这样的情形。比如现在广泛应用的一个词语“埋单”,就经常被人误用为“买单”,典型的普通话引进广州话以后造成的后遗症。

  在英语的常见字里面,能望文生义的基本没有。汉语而言,任何一个认识“鸭嘴兽”这三个字的人都可以猜得到这个词的意思:说的是一种动物,兽类,嘴巴像鸭子的。但是,看见"Platypus"这个单词,没有学过单孔目哺乳动物的人,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。在自然科学的专门学科中,因为大量使用拉丁文,能望文生义的情形就多很多了。比如polysaccharidepeptides这个单词,长得要命,可是非常好记,因为“poly" 是“多”的意思,"saccharide"是“糖”, "peptide" 是“肽”。但是我们也马上发现,假如英语要实现“望文生义”,单词绝对会非常长,除非用缩写(比如DNA,就是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,也是很好记的单词,De是“去掉”,Oxy是“氧”,Ribo是“核糖”,Nucleic 是“核”,Acid是“酸”,合起来就是“脱氧核糖核酸”,再比如德语里面的Schadenfreude,前半截是不幸,后半截是高兴,合起来就是幸灾乐祸。


  • 预约精彩试听课,体验教老外中文的乐趣

    预约热线:400-8000-966

视频集锦Video
免费公开课预约试听